9月9日,上海二十冶在專利布局領域再獲突破,申報的課題《加固修繕用高延性混凝土制備及加固技術》在“第三屆長三角高價值專利運營大賽(碳中和賽道)”中榮獲“行業之星獎”。上海二十冶去年首次參賽即奪得“最佳運營獎”,此次再度獲獎,體現了公司專利成果持續獲得行業與市場的高度認可。
本次賽事吸引了來自上海地區、江蘇無錫與蘇州、浙江武義、安徽蕪湖等長三角多個省市的20余個項目參賽,內容涉及清潔能源、低碳交通、綠色建筑、碳捕捉技術等多個前沿領域。本次獲獎課題通過參與“8分鐘項目演示+7分鐘專家答辯”現場路演,獲得了專家組從專利先進性、產業化可行性、發展前景等領域所作的多維綜合評判,最終憑借良好的專利矩陣建設及亮眼的項目應用展示,成功獲得“行業之星”榮譽稱號。
獲獎課題《加固修繕用高延性混凝土制備及加固技術》聚焦“高性能ECC專用纖維國產化替代技術”“綠色加固型ECC材料制備技術”“憎水防水型ECC材料制備技術”“ECC加固快速施工成套技術”等四項ECC材料核心應用關鍵技術,從相關成果專利的申報背景出發,詳述了近年來公司對于ECC材料在技術突破、產業落地、工程運用等領域的工作成果;其中,技術團隊重點圍繞該材料核心技術專利“一種高延性混凝土復合材料及其制備方法”,不斷挖掘ECC材料在細分應用領域的定向性能升級,聚力打造專利矩陣,力圖將ECC材料打造成為覆蓋修繕加固、抗震亮化、防水防漏等適用多場景的功能復合型新材料,為建筑修復領域提供更多綠色、低碳、節能的解決方案。
近年來,上海二十冶聚焦公司核心產品“廿冶ECC”的專利布局,并以該優勢材料的核心專利為“主干基石”,持續向材料應用場景縱深挖掘創新點。技術團隊精準捕捉學校、醫院等重要基礎設施的抗震修繕需求,以及橋梁、道路等基礎設施的維修加固需求,積極將一線需求轉化為專利申報方向;同時圍繞延長建筑結構壽命、提升公共安全水平、減少后期維修次數、助力綠色建筑發展等關鍵目標,推動ECC材料實現技術迭代,為踐行“雙碳”政策提供有力技術支撐。
(上海二十冶 卜萌萌/報道攝影)